新闻资讯

08

2023

-

08

清洁转型助力火电企业突出重围

所属分类:

作者:

来源:


  作为我国煤电的装机主力和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火电上市公司在低碳转型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日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北京绿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以火电上市公司2020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基准,选取了火电装机占比30%以上的31家火电上市公司作为评价样本,围绕火电企业资产优化转型和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建立了“十三五”和“十四五”及更远期两个阶段的低碳转型评价体系,并生成4份低碳转型绩效排行榜:“十三五”低碳转型综合绩效排行榜、“十三五”低碳转型专项指标排行榜、“十四五”及更远期低碳规划综合绩效排行榜与“十四五”年度进展综合绩效排行榜。

  “火电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火电又是碳排放大行业,其低碳转型不但事关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关乎我国的‘双碳’进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表示,火电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路径不同,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遭遇的瓶颈和障碍也需要研究并破解。

  4份排行榜从4个维度解析了典型火电企业的低碳转型路径,不难看出,近年来火电企业在低碳转型路上踏出了坚实的足迹。

  《报告》指出,在“‘十三五’低碳转型综合绩效评价”方面,五大发电集团控股火电上市公司得分整体高于地方发电集团控股火电上市公司。且排名靠后火电上市公司的能源结构基本是100%火电。在“‘十四五’及更远期低碳规划与年度进展综合绩效评价”方面,排名靠前的几家公司均承诺在“十四五”期间增加高比例的新能源装机。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分析称,“十三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控股的火电上市公司转型绩效明显高于地方集团控股公司。“十三五”期间转型进程较慢的上市公司未来规划雄心往往更为宏大。

  具体来看,在“十三五”低碳转型综合绩效方面,火电上市公司前十名中有6家为五大发电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吉电股份、上海电力、华电国际、大唐发电、中国电力和华能国际。五大发电集团作为发电公司中的主力,拥有庞大的发电资产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力量,相较同类公司规模优势明显。从区域分布看,前十名中的地方控股的上市公司大多位于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省市。

  《报告》显示,不同企业实施低碳转型的内外部条件差异会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成效。总体看,中央控股的火电上市公司相较地方控股的火电上市公司拥有技术、资金优势;位处发达省份的火电上市公司相较中西部省份的火电上市公司具有外部区位优势。

  “整个行业的转型需要通过企业个体来实施和完成。由于各家企业对‘双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不同,各自拥有的禀赋、资金、人才等内外部条件也存在差异,导致低碳转型的程度和速度参差不齐,影响整体行业转型进程。”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代表张洁清表示。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黄辉认为,从《报告》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到企业业绩与低碳结构关系密切,清洁能源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低碳转型不仅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希望企业可以变“被动调整”为“主动作为”,拥抱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下一页: